close
記憶 v.s 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
E. Loftus & K. Ketcham著;洪蘭 翻譯
遠流出版社

人總是喜歡把人生的喜怒哀樂珍藏於記憶的寶箱裡,
等待著某個機緣再取出回味。
但記憶是個神祕的黑盒子,
當它參雜了外界各種的經驗、情緒後,
你已分辨不出什麼才是自己的真實記憶。

1990年代初,[壓抑記憶]之說在美國掀起性侵犯的風暴,
無數家庭在這場浩劫中分崩離析。
本書作者以及對記憶扭曲的實證研究,
清楚的為我們解說記憶重新建構的特性與過程,
讓我們正視記憶、人心與治療師彼此互動的影響。
歷史真相迷失在自我相信的幻想和真正記憶之間,
但是如果我們願意以科學、不偏頗的態度看待記憶,
我們可以得到人類需要歸屬感、被愛、被接受、被了解這些心理因素的真相。


老實說這本書讀起來並不是很舒服
因為書中太多因為不當的心理治療或是深信[壓抑記憶]而引起的性侵犯案例
到底我們的記憶是真是假?套句蔡老師的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如同醫師會因個人因素而習慣將病人診斷為某病狀,
心理治療也會因治療師的信念而有所偏好
只不過若是因為某些徵兆就判定為是受到性侵犯,那麼也太氾濫了

作者最後與深信壓抑記憶的治療師有場辯論
但最後仍沒有個定案
只能說信者恆信,疑者恆疑
到底真相為何?
還是應該問,知道真相是否有這麼重要?
或許就像作者說的
當我們質疑我們的命運,當我們懷疑過去發生了什麼事,
當我們努力去愈合身體上與心靈上的創傷,
當我們質疑上帝,或是其他任何猜不透的人間謎題時,
我們是在尋找意義,在尋找頓悟
或是尋找一個指標,來知道我們的絕望有多深或是希望有多高
但說實在的,我們並不希望我們的問題有答案,
我們只想要別人分享我們的經驗

記憶是變動的,它可以是虛中帶實,或是實中帶虛
是介於想像和實際歷史之間的互動記憶
與其執著地探討
不如真誠的活在當下,體會生命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uzu 的頭像
    zuzu

    zuzu

    zu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